原标题:泽南商学院国学讲堂第七期《四书与当代人文价值》大师课圆满结束
区妇女联合会、区女企业家协会相关领导及企业家,商圣之道各地同修及泽南家居部分管理团队共计100余人参与了本次学习。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本期,泽南商学院国学讲堂荣幸之至邀请到了大德之师——何静江教授,为我们传经布道。
虽然只有短短两天的学习,静江教授仍然为大家带来了一顿营养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盛餐!
第一天的学习,静江教授指明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是奠定了儒学基本思想体系的四部经典。提及四书,教授首先带我们认识和了解了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及其真实的人生经历,再结合他当时生活的大环境,给大家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巅峰时期,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的百家争鸣。
与此同时,教授还延伸性的解读了东西方文化的属性和本质区别。他指出:“西方思想家主要研究的是人与物的关系,从而产生了科学,科学用脑,由此生出了智;而东方的思想家主要研究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从而产生了人伦,即:道学。道学用心,靠悟,由此生出了慧。二者合一便是合于道!
随后,教授从《论语》中截取出几段经典,以点带面的阐述了儒家核心思想中的仁, 并给大家解读了孔子的理想人格君子的标准。之后再谈到孟子对儒家文化和孔子学说的发展......
第二天的学习中,教授给大家解读了大学之道中的三纲八目,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刻含义。还剖析了三达德,即:仁=情商能成事、智=智商可办事;勇=胆商可成就一番事业,这三者具足则就是儒家所讲的成功学,他指出做到以上就能达到儒家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内圣外王”。
最后,教授将大家再带回儒学的认识论《中庸》这部经典中,他讲到“中庸”即是:权衡。中庸之道反应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同时也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的处世之道。中庸之道是一种人格修养,为人之道,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人生艺术。
学习结束后,教授对现场泽南家居等学员提出的疑惑和问题一一作答,并提出学习国学不主张死记硬背,对窗外之现实充耳不闻;更不能生搬硬套在人前引经据典卖弄高深,而是希望我们以毛泽东的国学主张:“要学以致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活学活用、由表及里,由此及彼”。
课后大家纷纷与静江教授合影留念,以表达对教授谆谆教诲的感恩之情。